缘份

邵氏电影中国香港1984

主演: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陈友,汤镇宗,张坚庭,郑孟霞,郑丹瑞,叶夏利,陈立品,麦当杰,邓寄尘,麦洁文,杨振耀,曾道美,何永霖,施介强,林伟祺,徐爱心,钱似莺

导演:黄泰来

播放地址

 剧照

缘份 剧照 NO.1缘份 剧照 NO.2缘份 剧照 NO.3缘份 剧照 NO.4缘份 剧照 NO.5缘份 剧照 NO.6缘份 剧照 NO.13缘份 剧照 NO.14缘份 剧照 NO.15缘份 剧照 NO.16缘份 剧照 NO.17缘份 剧照 NO.18缘份 剧照 NO.19缘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8 12:48

详细剧情

在新开通的地下铁中,青年陈保罗(张国荣 饰)对同车的莫妮卡(张曼玉 饰)一见钟情,不幸却被另一名乘客安妮(梅艳芳 饰)趁机捉弄。这几位年轻人很快散落在茫茫人海中,职场新丁陈保罗开始为工作奔忙,莫妮卡则为了厘清和上司的一段旧情而心神不宁。某日,保罗与莫妮卡再次相遇,而富家小姐安妮亦再度出现,半捉弄半挑逗地缠上了保罗。莫妮卡找到新工作,遭遇了好色新领导的骚扰,保罗则在安妮的暗中帮衬下正式追求莫妮卡,与后者的好色上司连番交手。莫妮卡考虑接受保罗的爱意但终于退缩,声称将他们的爱情交付给一场地铁中的缘分游戏。在离乱的人流中,保罗和安妮一起,去找寻消失的莫妮卡……

 长篇影评

 1 ) 三十年前的月亮

有个上海女人说过,
“年轻的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四月的开头,上海进入了湿哒哒的雨季。淮海路的玻璃窗都蒙着模糊而浓重的水汽。让人想起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而我赶上了一部三十年前的香港小清新旧偶像电影。

那一年是1984年,香港地铁刚刚建成,张国荣28岁,梅艳芳21岁,张曼玉20岁,周星星还在跑龙套,亦舒写好了玛丽苏的鼻祖《玫瑰的故事》,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当然了,那年头像本人这样的00后(……)都还没出生。

影片的故事其实相当简单,细节也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搁今天的眼光来看,真是单薄的没什么内容。只是简简单单的男追女女追男,以香港刚开通的地下铁为恋爱媒介,三大巨星青春无敌的胶原蛋白演绎着这种傻傻的都市小青年恋爱片。只是在看到保罗笨拙地追求Monica的时候,两个粉扑扑的人在港岛开心地谈着呆呆的恋爱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你也会感到,大好的青春不去谈恋爱,真是被狗吃了。

整部片子就像一杯红酒,喝完过后才上心头晕染。

陈保罗----家明

那一年的哥哥粉粉嫩嫩, 二十八岁,风华正茂。饰演的陈保罗是一个刚大学毕业刚走上社会工作的青年,身上既有未褪去的书生意气和见女孩脸红的青涩,也有一份由于不错的家境和学识而对目前生活的自信自如。他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家明:
“亦舒小说的家明大都有着中产阶级家庭(或以上)出身、生活优渥、父母关系健康、性格好、受过良好西式大学教育(包括认真读书和开朗地参加学校社交、爱运动)、工作体面、生活态度阳光积极。当然,还有,卖相不能差,体格俊朗、相貌堂堂。他不是老男人也非小鲜肉,不是摇滚青年也不是夜店咖,一句话,东方社会里妈妈心中的完美女婿。”


Monica----黄玫瑰

那一年稚嫩得要掐出水的Maggie张,用可爱的小虎牙演绎着每个男人生命最初都有的Monica.

曼玉在这部戏里,本身角色并不出彩,很多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会说那就是一个绿茶碧池。但看到她圆润的脸蛋带着满满稚嫩的胶原蛋白,无疑是很赏心悦目的。她在影片中代表的是广大少女的形象,像那种很多的城市女孩,她们有小心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自立,有自己选择男友的自由和实力,性格温顺而倔强,有时候可能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的纠结,其实也是每个都市独立的女孩子都有的纠结,她需要的是温暖的手掌和坚实的肩膀。而这些,保罗都比不上她有钱有品位有妻子的前男友。保罗有的只是傻傻的爱,现殷勤,有时还会因为嫉妒而恶言伤害对方,道歉又不善言辞。很多时候情侣吵架就像玻璃上砸缝,根本不能和好如初,就像片中Monica说的“我妈妈说女孩生气就是一辈子的事”。

因此哥哥的老歌中才要感谢Monica,这位每个男孩生命中都有过的,教他们从男孩变成男人的Monica:
   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
谁能代替你地位
你以往教我教我恋爱真谛
只可惜初生之虎将你睇低
好多谢分手你启发了我

那些年的Maggie总是扮演花瓶,如同她两年后演了亦舒笔下的黄玫瑰。而在《缘分》里我就看到汤镇宗扮演的有妇之夫送花给Monica时就送了“你最爱的黄玫瑰”。而这部电影里本来这个角色不叫Monica,叫Dion,但因为张国荣唱过这首叫Monica的歌,才将角色名字改为Monica,这也是在我看来其中较为有趣的两个小细节吧。


Anita-----一盏小明灯

21岁的梅姑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演大女人角色了。这个角色说明缘份这东西纯属扯淡,全凭喜欢的人说了算。

有人说,保罗终于跟娇滴滴情人在一起,他们都太年轻太粉红,后续的是柴米酱醋茶的半生孽缘。昔日美好将在岁月的杀猪刀下粉碎。如果与Anita这样的富家女在一起,生活才抵得住现实的压力,爱情才得以保久。

虽然没有这样的如果,但这个假设一点也不过时,还是有很多人讨论。对于里面的租房结婚买房成熟男人幼稚男生穷美女富家女的讨论与现在也并无二致。

而当你在看到1984年的张曼玉和梅艳芳,穿的衣服仍然是现在的上班族姑娘争相模仿的示范搭配的时候,就会再次感到,像我以前说的,80年代的香港简直就是现在的内地都市。除了片中1984年的人们上地铁时会看报纸,而现在的我们会在车上刷手机之外,个中的人和事,社会和形态,一点也没有过时,并没有什么两样。

因为文章开头的那个上海女人早就说过了,“三十年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2 ) 万事皆缘,就会万事皆空

     临至深夜,却并无睡意,想起此前张雨生的那首《口是心非》,其中一句“悲欢起落人静默”,道出不少世间离别的况味来,转眼间,那些我们曾以为会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的人,却不知已四散在天涯的何处了。
     缘分本意是出自佛家的词汇,而道家和儒家是从不讲究缘分的,道家讲心,儒家讲理,只有佛家,才有你我有缘一说。现在缘分一词,被整个铺开了,尤其用在感情牵绊上,基本每个想要分手的恋人,多多少少都会用有缘无分来形容,意指只有相遇的缘,却并无最后在一起的分。分,就是情分,没有情分了,说明也要散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顶讨厌缘分这个词,总觉得缘分一词,多多少少带了点自甘堕落或混淆视听的意味,也挺为那些被对方用所谓的缘分劝退的恋人心生不平,因为万事皆缘,基本也就意味着万事皆空。道家讲心,所以会追求内心的平和,讲究形而上,注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儒家讲理,追求的是治国平天下,属于形而下的范畴,向来不信因缘,用孔子的话说,见义而不为,无勇也。只有佛家,算是介于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上可圆寂成佛,下可普渡众生,说白了,有因必有果,而因果,也就是缘分。
     缘分一直用以指代人类所有的情感,但如今年轻人伤春悲秋,把缘分一词多用于恋爱中,至于其真实含义,也多是以讹传讹,大抵会用该词去解释恋爱中的所有巧合和变故,所以恋爱中被伤害多的一方,对该词多多少少带些怨气,很难释怀。
     这年头有太多人会用缘分一词去搪塞、疏远、亲近、冷落其他人,理由纵有千百种,到无话可说的时候也多用该词去诠释,问题是缘分一词属天定,所以最后用缘分一扯,对方瞬时就会没了脾气,因为谁能斗得过天呢?这也是我不喜欢缘分一词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小到大,从单纯到圆滑,从纯粹到世故,从真心到假意,从相爱到生疏,从生至死,往往临了,再来一次回光返照,或看似大彻大悟而去,或带着诸多遗憾死不瞑目,或苦笑一声只得释怀,或愀然不悦义愤难平。凡此种种,最终都会被一句尘归尘土归土无形消弭于人间,所以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被缘分左右的事情,还是不要提前知道的好。
     不要以为一个最初见到你的人对你的好就非真心,事实上,可能他跟你交往的过程中,只有最初的好才是真心的;也从来就没有因缘分分开的人,因为相见是缘,相恋是分,如果最后分开,并非有缘无分,而是已经不爱,缘分还在。
     一个人不论如何成长,总会丢掉一些东西,学会了成熟,就丢掉了天真;学会了圆滑,就缺少了可爱;学会了忍耐,也就失去了童真。所以,当一个人让你成熟一些时,他其实是想让你不要那么天真;而往往圆滑处世的人,旁人也从不会觉得他有多少可爱;至于有些人可以一忍再忍,这只能说明他内心有多少勇气,就会有多少黑暗,因为童真是不需要忍耐的。
     乱涂数言,其实是想对某个人说,缘分早就存在,只看你愿不愿意捡起来。
                                                                                               丙申年二月二十子时作

 3 ) 《緣份》:地下鐵兜兜轉轉三人行

  邵氏出品的《緣份》(Behind the Yellow Line)(1984)是一部青春可人的愛情電影,如今的愛情電影實在難以找到這份純真,電影散發著清新與喜劇的氣息,沒有半點沉重,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八十年代的地下鐵。當陳百強唱起「地下鐵碰下她」的時候,在《緣份》裡頭活生生上映了一幕地下鐵的三人行。碰上一個她算少了,張國榮碰上了兩個她。

  粒粒皆星
  
  1984年拍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巨星的少年時,梅姐是1982年的新秀冠軍,張曼玉是1983年的香港小姐亞軍、而張國榮在1984年唱了一曲《Monica》,出版了專輯《Leslie》,收錄了與梅姐合唱的《緣份》,這首歌唱得街知巷聞,如今真是要向這兩位一代巨星說一句「你我相隔多麼遠」。轉眼間,已經是接近三十年前的電影。梅姐與哥哥去了仙遊,至於張曼玉的電影量也減產了很多很多。誰會想到1984年的公子哥兒、花癡少女,後來都成為了影帝與影后。它紀錄了一個時代,同時也值得現代的愛情故事借鏡。

 《緣份》為梅艷芳帶來了第四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角的獎項,在戲中的梅姐可謂是壞女孩上身,身上有股反叛的基因。當時梅艷芳也只是個二十一歲的小女孩,但在戲中的確很搶鏡。可憐的是張國榮從開始就面對著她的作弄,被誤會、被取笑。正所謂打者愛也,梅艷芳演的Annie就為大家示範什麼叫做「玩者愛也」,飾演一個玩世不恭的富家女。從第一幕開始她就一直玩弄著張國榮演的Paul,不知不覺就愛上了他,並暗中保護他。然而哥哥喜歡的不是她,而是懵懂少女張曼玉。又或者是那些年《Monica》唱紅了,據說本來角色的名字叫做Dion,順利成章張曼玉就成為了哥哥的Monica女神了。

  香港地鐵的公關電影
  且看電影的英文名字《Behind the Yellow Line》也大概會估到戲裡與地鐵有關,在新開通的地鐵內,我們看到一對小情人的相遇相識,地下鐵碰著她不只是歌詞,更是宅男的夢想。當一對小情人發生了小插曲要玩《緣份》的追逐遊戲時,香港地鐵就大排用場。在大眾的運輸工具中,地鐵在當時應該是新潮之物,從一個線到另一個線,描述了一個都市的故事。基層的打工仔女趕上班,因為緣份天使的守護而遇到另一半。從售票機、閘機、車站大堂、儲值票,有沒有勾起一些熟悉的記憶。至少,八十後青年還是有坐過是戲中一樣的列車、也有用過儲值的月票。

  地鐵是戲裡的主軸,在車廂內小伙子遇上了女神、同時也遇到了生活裡的「瘟神」,但在最後關頭「瘟神」變成了天使。在結尾中主角們以玩《緣份》遊戲為樂,在限時內找到對方就是勝利,地鐵可到達之處真是多。1984年地鐵只有觀塘線與荃灣線,所以在戲裡我們看到彩虹站、藍田站與紅彤彤的中環站。如果換轉今日一對戀人要玩「緣份」的話,就加大了難處了。過去三十年,地鐵增加了五條路線,還別忘記了兩鐵合併的事情,至少是增加了八條線。版圖從北到南,從新界到港島,過多幾年還有南港島線與沙中線。幸好,哥哥與曼玉身處在那個時候,不然這段緣就會給滅了。

  犧牲的精神
   因為時光的洗禮,《緣份》已經成為了經典。一段巨星們之間的三角戀,既搞怪又無譜,話雖如此這部電影還是有光彩的。除了發掘了新星之外,影片還是一部低成本的製作,一首接一首八十年代的金曲都套進了電影當中,感覺清新、年青。在其中的一幕戲中,更調侃了一下八三年由葉童與鍾鎮濤主演的《表錯七日情》,具有邵氏自家製的色彩與打算延續這種輕喜劇。

  這段三角戀實在令到大家都辛苦,漂亮的女子總是多人疼,說的是張曼玉。她既糾結在前度戀人的感情當中,同時身邊也有狂蜂浪蝶。三角戀外再展開了多角戀。對於當時一個二十歲初出矛廬的演員來說,張曼玉其實是個天真的女孩,不懂得為自己選擇、飄忽,當遇到真愛時卻退縮,愛得不夠徹底。而張國榮演的男人正直,用心對待他喜歡的女人,是個一百分的好男人。至於梅姐的角色,寧問付出,不問回報,表面是玩世不恭,但內裡用情專一。戲裡的梅姐選擇把一對戀人一線牽,縱使她愛上哥哥,但寧靜犧牲,看到愛的人快樂。

  戲裡梅姐的原型與她其後的個人經歷也很相似,多段無疾而終的感情,一生未婚無兒。在九十年代的《金枝玉葉2》裡她同樣也在戲中得不到哥哥,把感情流放在大海之中。而在這部《緣份》裡,她目送著地鐵的離去,看著心愛的人與另一半打得火熱,也挺心酸的。

 《緣份》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緣份的開始到一個結局,單純的愛情,發至內心,一股的傻勁與天真,這才是真正的愛情電影的精神。1984年,如此美好。青春騷動,戀愛起義,爭取自己的真愛。

文/Dorothy

 4 ) 重温leslie

2016.3.25

赶得首映场,一个人去看的,下面是三个小感想。

1.还是不是很喜欢看爱情片,因为太不现实,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然后的生活呢?女主的性格应该是留恋前男友的温暖和安全感的,但又被保罗的快乐和真诚给打动,到底是要感性的快乐还是理性的安全感要想清楚啊~

2.不得不说香港经济发展还真是走在大陆前头啊,女性自主独立思想的崛起也比大陆早好多。1984年就有女孩敢说:“这是我的自由” “我还没有结婚 我有选择的权利” “我两个都不喜欢 选择他对不起你 选择你对不起他 所以我干脆都不选 清净一段时间好了”那时大陆的女孩敢这么说恐怕也是真的需要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值得骄傲的资本的吧。但毕竟经济水平决定了一切,女主像极了现在中国大部分女生的思想状态,想独立但又无法完全独立,经济上需要家庭男友的支持,大环境讲还是社会男女平权发展的时机不够,人权主义者们加油~

3.此片感觉是为了迎合市场又顺带怀念一下哥哥而选,绝对不是哥哥作品中惊艳舒服的那几个,期待一下霸王别姬,阿飞正传,春光乍泄这些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哥哥的电影的上映~

 5 ) 缘分

哥哥,我追了你四年。到现在才答应我约会电影院?!还是要感谢那么老荣迷买了版权让我在大荧幕看见你。然而旁边那对情侣在虐我[em]e109[/em]不过机智的坐到后面去了[em]e104[/em]。全场八个人我是那第8个,这么吉利的数字,你说我今年会不会发啊?前面三个汉子拿出手机时被我看到手机屏保全是你,原来你不仅会撩妹,连汉子都不放过[em]e103[/em]。你看,我都大三了,距离你陪我度过的那段难熬的日子也有几年了。我大学过的很好,很平和,电影、书和独立思考。还有一年不到也要出来了,我不能总感慨自己的青春已然逝去,父母得衰老让我更加难过。所以,我要更加努力。人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恩,我知道,要坚持,要开心点。只是以后的忙碌会让我不像现在这般常把你挂念,但是你一直都在那呀,风继续吹。

 6 ) 说缘份,其实就是躲在yellow line后面

4月1日,正好来看哥哥的电影《缘份》

那年的哥哥,张曼玉和梅艳芳面容还透露着稚气

影片还是非常的轻松有趣的

乍一看

有些情节真的无厘头得有些低幼

可谓是想一出是一出

一边笑,一边内心略微吐槽“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有意思的是,注意看海报

中文名:缘份

日文名:君が好きだから

英文名:Behind the yellow line

头两个不说,意思显而易见

可英文名却让我突然Get到了另一种思路

有缘遇见虽是缘份

但持续遇见和在一起

就不能仅仅Behind the YellowLine了

需要和安妮一样

坚持不懈,用心思、用财力、用物力

才能有那么多的‘缘份’去持续‘遇见’

以前看这部的时候和现在看的感想真的非常不同

原来可能觉得,曼玉优柔多愁惹人怜爱

现在这把年纪,更喜欢梅姐洒脱的态度

我热烈,我追,我亦不后悔

缘份,的确就只是那么一回事

一味的追求缘份,其实就是想在舒适圈里打转罢了

影片中,最后曼玉跑了回来

其实算是代表她踏过了那条黄线

踏过了她的情感舒适圈

让安妮给他们创造了最后相遇的缘份

这是导演给了我们一个好结局,一个HE

电影是童话,但现实嘛……

所以这部电影虽名为缘份

但抛去这被包装过度的爱情

可能更多想说的都是“缘份”背后的心酸无奈罢了

 短评

邵氏老片,喜剧风格。纪念哥哥诞辰六十周年重映。地下铁的缘分游戏,对爱情的浪漫乃至幼稚的想象。“说好会再见的,不是吗?”——这句宣传语直戳心窝。为了那么年轻的张国荣、张曼玉和梅艳芳,为了港片的黄金时代。夸张的妆容,青涩的演技,如今倍感珍贵。勇敢的爱恋,大方的成全,实在值得赞赏。

2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灯光摄影还不错,84年张国荣和张曼玉也悦目,但他们的爱情故事在网络时代只会被形容为“作”。港铁猿粪游戏实在是太无聊了,最后传达的信息似乎是“长得好看做什么都对”。对比起来,雄赳赳的土豪陈友和无私付出的富婆梅姑无疑有趣得多。要是我遇到这种搞浪漫妨碍公共交通的,只想赠送白眼和巴掌。

5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还行

那个时候的张曼玉真是不能看啊,土妞。梅姑好样的。清洁大妈亮了。风华绝代的片子。曾经和某女经历过片中地铁找人相似的事。

9分钟前
  • 金正昆
  • 还行

3星半吧,很俗套的爱情童话(不敢相信这个剧本还要4个人写啊),除了演员外也几乎没什么好看的,张国荣、梅艳芳,20岁的张曼玉,3人当时在影坛还不算太火爆(彼时荣的《Monica》大红,片中玉的角色就用了这个名字),仍然是青涩的,这在日后看来倒更具韵味,而荣和芳的那首《缘份》也很经典,可惜芳姐在片中只是个牵线的,如果是我,我会选她;更何况作选择还是和她最搭配的张国荣哥哥啊

12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推荐

这部电影除了梅姐的人设过关,剩下的就是电梯里的拽拽老太太比较讨人喜欢。Anita真是人间富婆+人间清醒,编剧一定是太宠爱她了才把这部电影所有的爱意都给了她,又是加戏又是拿奖,连风华正茂的哥哥也没分到半点。年轻的张曼玉婴儿肥的脸庞显得不太聪明的亚子,角色也确实不受欢迎,谁也想不到几年后她能成为谋杀万千菲林的阮玲玉。

15分钟前
  • Odair
  • 推荐

编剧太水了,这绝对不是年代的问题,更早更晚同年代都有比这有脑子有逻辑有节操的编剧,不太明白为什么弄这样一部片子当作纪念哥哥的“经典”重映。就当是看脸来了,各种嫩,包括汤镇宗这样的配角。梅艳芳像个仙女一样总是天降神兵跟钱有仇倒很是满足了一个loser的虚荣。结尾还是有点创意的,稍有触动

17分钟前
  • U 兔
  • 还行

搞不懂Paul到底喜欢Monica什么 如果是我我就选Anita了 明明她才是有缘的那个人 这部影里面Monica完全感受不到爱 总是纠结 经不起纠缠

21分钟前
  • mu ma~
  • 推荐

最佳新人张曼玉。。。我觉得陈友表现才是最值得看得啊哈哈,这个故事证明了,想要泡妹子要具备两个外部条件,一个为了你痴心不改死心塌地最后还要成全你的多金富婆,还要一个二逼呼呼自以为风流倜傥的竞争对手,说白了,所谓缘分,就是钱和机会。

26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看评论全都在吐槽张曼玉饰演的角色,大家对男性真是宽容,见不得受一点委屈。那么多男主在女主以及其他女子中间纠结的影视作品,我看大家都在搞红白玫瑰之争。到了女性角色身上就各自骂女生🍵什么的。还劝男主选一个爱自己的,呵呵,男主为什么就不能更爱女主一点?为什么就不能

31分钟前
  • momo
  • 还行

青涩年代的张国荣、张曼玉和梅兰芳。

34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推荐

2016.4.7 张国荣的电影,说什么都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真心挺好看的,颜值与演技兼备~而且即使是快30年前的电影,但是依然能够打动人心,真的很不错~不过这部电影和哥哥其他经典电影比起来差的太多了,勉强给个四星吧~ 38

36分钟前
  • 最幸运的幸运
  • 推荐

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来看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爱情故事讲述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在我们去影院只剩下缅怀。缅怀逝去的巨星和逝去的演技和逝去的电影情怀。我想这部片的重映,意义尽在于此吧。

40分钟前
  • 狐狸先生的货车
  • 推荐

看这部片的多半是为了缅怀哥哥和梅姐的吧,不甚唏嘘。

43分钟前
  • 月下独酌
  • 还行

那年如此美好,张曼玉和张国荣在人来人往的地下铁玩着缘份的游戏,梅艳芳却牵着心上人的手,奔跑着将他送到别人手中。八十年代港片一贯的笨拙纯真,情场追逐,兜兜转转,能在大银幕欣赏这样一部还能全程听到熟悉粤语金曲的港式巨星老片已是最大的缘份。五星是情怀。

45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力荐

梅艳芳菲哥哥嫩,曼玉一脸婴儿肥。本片除了三个人年轻时的容颜,一无可看。剧情低幼,表演浮夸,令人尴尬。时过境迁,只能感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每一个大牌都有稚嫩的开始。如日中天时,万姓仰头看。回首成名前,一样如小丑。或许这就是成长。

47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如果我跟你在一起,我感到对不起他;如果跟他在一起就更加对不起你,所以我决定了,还是过一个人的生活。”“你这算什么!”Paul的话就是我的疑问,在这之前小情侣打打闹闹好生欢快,突然就玩儿这么一出儿,直接影响电影评价。梅姐的安妮达真是有爱啊,这才叫真爱!他们拥吻时却不曾想到感谢她。

51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明明已经遇到了,凭什么不算,我为梅姑伤~;莫妮卡和缘分

53分钟前
  • 尉迟天夏
  • 还行

虽然张曼玉婴儿肥很可爱,而且张国荣那时候也很清秀逼人,但最出彩的还是梅艳芳··

56分钟前
  • 叶藏.!!张寄奴
  • 推荐

记得当初那个小,青涩的张国荣,婴儿肥的张曼玉,还有那个尚未成熟的梅艳芳。80后的邵氏这一部难得不那么聒噪,还是得力三位青涩的主演。关于缘分

5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如果我是LESLIE,大概会选ANITA吧。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1小时前
  • 阿依达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